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NEWS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正文
“慈善与机构养老”研讨会21日在河北燕郊举行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1-11-09 16:05:00
    由中华慈善总会老年事业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慈善与机构养老”研讨会21日在河北燕郊举行。与会人士指出,在快速老龄化带来冲击的同时,我国养老产业也孕育着约1万亿元的巨大商机。寻求慈善养老事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倡导开创慈善养老自我造血功能的体系建设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

  据2011年公布的第6次人口普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养老问题也逐渐凸显。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在会上指出,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着约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正因为我国目前的各类养老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养老产业的发展才会在未来创造巨大的商机。

  针对慈善机构介入养老产业发展模式,范宝俊提议,可由专业慈善机构整合有意支持养老事业的社会力量和企业,将捐赠资源带至养老条件相对完善的地区,取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土地政策或床位补助政策)后,由捐赠企业在当地建设多元化、多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兼具老年护理院功能。

  “如此一来,该机构不仅可以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还可以为当地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另外,它每年的收入可以按比例进行捐赠,支持当地其他的慈善项目。”范宝俊说。他强调,这类慈善机构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提供给当地孤寡、五保户或贫困的老年人。

  据介绍,中华慈善总会老年事业工作委员会2010年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天津静海县开展了此类慈善养老项目的试点,这些项目建成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无偿或低偿提供给贫困弱势群体,解决当地群众的养老问题,缓解政府、社会的养老压力。

  范宝俊特意指出,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不应只是纯福利型服务。“纯福利型养老设施很难吸引私人投资兴办,应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包括有偿服务、低偿服务及无偿服务,既能满足收入水平不同的老人的需要,也能吸引私人投资。”他说。

  与会代表还针对养老机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了养老院的运作模式,及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方式方法等,对社会力量和企业介入慈善性质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遇到的困难,研究讨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山东幸福世家老龄产业投资集团,是专业从事老年产业的投资、管理、运营、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业务范围遍及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公寓、养老社区、养老渡假村、养老综合体、教育培训等领域,为老年人提供按适老化设计的养老场所,并提供星级服务,让老年人在幸福世家的大家庭里真正实现“五福”人生。....
幸福世家
幸福世家